ChatGPT曝光新进展,中国OpenAI们疯狂追赶
谁也没想到,“日新月异”这个词放在AI的发展上,已经不是带有夸张性质的形容词了。在AI爆发的不到一年中,国产AI大模型迎来了井喷,有人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其可能性,有人靠着信息差割韭菜,有人开始担心自己被替代。

众所周知,这场AI大混战的开端是ChatGPT的横空出世。但在其高歌猛进半年后,数据开始进入了瓶颈,访问量增速连续三个月下跌。

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,ChatGPT增长明显放缓,截至6月20日,访问量比5月少了38%左右,粗略推算,到6月30日如果没有特别新的刺激,6月的环比流量或将下降。

但实际上,曾公开表示暂时没有GPT-5的OpenAI,正在往另一个方向酝酿大招。

有消息称,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上个月向部分开发人员透露,要让ChatGPT成为“超级智能的办公个人助理”,除了现在已经具备的基础办公功能,ChatGPT将根据个人和职场的内部信息,进行学习本人风格写文件等个性化行为。

这当然和ChatGPT的商业化之路有关。相比大众日常娱乐化地使用AI,办公性质的AI功能更有付费价值和可能性。比如和OpenAI关系剪不清理还乱的微软,就推出了具备AI功能的Office 365,让办公自动化,并计划向客户收取40%的溢价。

同时,OpenAI的目标一直锁定在B端,包括此前提及开发AI应用的App Store,以便企业可以直接获取调试好的大模型应用。

正如ChatGPT打响了AI大模型混战的第一枪,OpenAI为了尽快变现的种种做法也为后来者提前摸索了一段道路。国产AI大模型亦步亦趋,或停留在PPT,或仓促落地,但都在一定层面展现了殊途同归的趋势。

01#

AI发展到什么程度了?

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,我们且不谈技术的高深之别,只论行业头部玩家应用的情况,瞧瞧AI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了。

在ChatGPT爆火的时候,国内普遍看好百度的文心一言,就算没有一战之力,也应该是国产AI天花板。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,发布会翻车,就此戒了高调。

如今,文心一言对外仍在内测,曾经飞速更新的企业申请加入数据停留在5月的15W,覆盖政务、金融、媒体、电商零售等行业,内容创作、智能客服、办公提效为各行业通用的高频需求场景。

虽然不再宣传数据,但百度在AI一途上并没有停滞,本来就瞄准了B端的文心一言选择向国家队靠拢。

合作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,加速落地内容审核、智能问答、辅助写作、数据库管理等新闻写作场景,并成为媒体平台“智能问答助手”,以文字、语音、图片等形式回复用户;合作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,打造基于电力行业NLP大模型的设备运检知识助手示范应用。

此外,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在近日提及,已迭代至3.5版本的文心一言训练速度提升2倍,推理速度提升17倍。

同样仍然处于内测的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,已经在国产大模型中抢先实现PC、iOS、安卓、小程序与H5主流系统的全覆盖。其于6月27日接受18家机构调研表示,其商业模式包括:

? 赋能学习机、办公本、听见等现有产品,以提升竞争力、销量、渗透率;

? 依托API接口, 按照token调用量向开发者收费;

? 向资金实力比较强的央国企和行业客户 提供私有化大模型方案;

? 在8月15日发布会将突破代码能力后 提供私有化代码能力平台。

根据京东商智和天猫生意参谋5月31日20点-6月18日24点的数据显示,讯飞AI硬件在“618”全周期销售额同比增长125%,其中AI学习机系列获得京东和天猫双平台学习机品类销售额冠军。可见,讯飞设想的第一类商业模式已经初见成效,星火对AI硬件销售的增长产生了显著推动作用。

而对于第二类商业模式,讯飞的底气来自于其AI开放平台目前聚集的400万开发者团队。国外先例如OpenAI,其宣布开放API后,收费方式为0.002美元/1000tokens,同时根据API调用的token输入和输出总数计费。这样的生意,让讯飞看到了AI商业变现的最直接路径。

此外,讯飞还马不停蹄地推动出海事业,日前已经带着星火认知大模型和相关硬件,在新加坡举办了产品发布会暨讯飞AI TechDay?新加坡站活动;讯飞称,其汽车智能化产品合作覆盖了90%以上的中国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厂。

相比文心一言和讯飞星火不断加速渗透各个行业场景,360智脑的AI路关键词是数字人。从其作为发布会重点,并在智脑平台中设置了各种细化垂类的AI数字人助理,可见一斑。

或许是为了打出差异化竞争力,360智脑在数字人应用落地上不遗余力。在今天的川渝某峰会上,360创始人周鸿祎现场展示了智脑平台上的数字助理“重庆客服问不倒”和“重庆城市招商宝”。

而就在前一天的GPT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,周鸿祎如此说道:

大模型不是操作系统,未来将成为数字化系统标配。

会上,他发布了360企业级AI大模型战略,并宣布360智脑API平台正式开放,将率先为20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,为企业级客户打造专有化大模型。

按照周鸿祎的判断,大模型未来在企业的落地形态将是多个垂直小规模的大模型的组合,落地场景要“小切口、大纵深”,第一步是从办公场景切入,不破坏且无缝融合现有业务系统。

在这场已经开始大半年的AI混战里,互联网三巨头BAT的另外两家——阿里和腾讯,一反常态的低调。但在安静的背后,他们同样站在风口,慢慢织网,等待收成的时机。

阿里在4月7日推出的语言大模型“通义千问”,面向企业及邀请用户开放,并逐步开放了文字生成图像产品“通义万相”、AIGC交互系统和个性化大模型“鸟鸟分鸟”、AI音视频赛道的“通义听悟”等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阿里所有产品未来将接入“通义千问”大模型。首先接入的钉钉和天猫精灵,瞄准了to B的协同办公和to C的智能家居。钉钉总裁叶军表示,钉钉接入AI后,首批开放的客户是专业版、专属版和专有版的付费客户。

腾讯走的是另一个路子,继4月发布面向大模型训练的新一代HCC(High-Performance Computing Cluster)高性能计算集群后,又在近日首次完整披露其自研的星脉高性能网络,将提供大带宽、高利用率、零丢包率的网络服务。显然,腾讯想吃下的是最容易卡脖子的算力蛋糕。

不过,在这个赛道上,英伟达已经把招牌打了出去。

如果说OpenAI的ChatGPT代表了行业应用的最高战力,那么英伟达就是行业基建方面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。据瑞银分析师估计,开发ChatGPT需要用到大约1万枚英伟达GPU芯片。

到这里,我们不难看出,AI行业的应用和基建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。虽然还未在大众的生活中普及,但已经有了“入侵”的端倪。

02#

AI的未来,掌握在谁手里?

?

从前文提及的AI发展情况来看,目前尚处于造势阶段,同时也是商业化探索的萌芽。

有ChatGPT在前方开路,其他AI大模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微妙的趋同:

? 让C端捧场,从B端赚钱。

每一次AI大模型发布进展,C端总是热闹,讨论声几乎要盖住平台真正想打的to B广告。实际上,平台的目标从来都是B端企业的钱包,为他们定制专业化大模型才是变现关键。

? 从办公切入,内容制作是通用的高频场景。

无论原本是哪一个垂直赛道的玩家,进入AI领域之后都不约而同地盯上了协同办公。这是靠近大众用户的轻量场景,也是最容易让企业为管理、提升效率等需要掏钱的理由。这也是钉钉、WPS、印象笔记挤在同一天发布“AI办公助手”的原因,颇有当年社交App大战的盛景。

而每个行业都必然有的内容制作环节,则是当前AI参与辅助的高频场景,因此有针对性的AI助理也将越来越常见。微果酱此前也注意到,AI在内容制作各环节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。

基于以上的观察和分析,我们可以大胆猜测AI的未来发展趋势:

1、AGI(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,通用人工智能)

AGI是指能像人类一样思考、学习和执行多种任务,而无需特定的预编程的AI系统。AGI听起来仿佛科幻小说,但当下只能对人类指令做出不一定准确反应的AI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需求。

无论是通过打造精通某个领域内容的专业化大模型,或是强化训练之后更智能化的全能大模型,或许最终都会实现AGI。

2、赋能千行百业

从当前五花八门的AI赛道玩家就可以看出来,AI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,而是以一种辅助的形式为现有产品和行业做赋能、提升。比如,在内容行业,AI是提高内容制作效率和形式的生产工具;在零售行业,AI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交互体验工具。

AI的发展可能性和千行百业息息相关,当前行业不断产生的新需求是AI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。未来的AI,将无处不在,且不再作为一个新生单独体被讨论,其会取代各行业中的重复任务,并实现智能定制。

3、元宇宙

作为Web3连接现实的一个路径,元宇宙新的话题性或许系于AI上。当前的元宇宙被诟病最多的是不智能,无法达到复刻现实的体验,比如和元宇宙中的NPC对话,永远只能获取其被提前设定好的信息。

但若借力AI,NPC能够做出更智能的反应,比如根据其接收到的信息反馈出更加适合当下情境的回复,便能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,更丰富类型的元宇宙营销也同样适用。

厘清AI的发展脉络和现状,有助于我们看清当前的局面——初期的混战下隐藏着趋同之势,追逐着ChatGPT,日行千里。在大趋势下,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,需要拨云见月,早做准备,AI的未来托于每一个参与者的每一个选择上。
创作不易,支持我们就点击下方广告用优惠券买东西吧 :)

百事知道 版权所有,禁止转载,除非给出本网网址。